1.公司发布2016年报,业绩符合预期财务数据:实现营业收入42.96亿元,同比增长26.55%,实现归属净利润3.62亿,同比增长18.41%,基本每股收益0.97元。业绩符合预期,我们此前预计实现归属净利3.66亿元(差异1%)。
分红数据: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分红比例16.49%,股息率0.42%。
经营数据:完成整车运输308.32万台,同比增长21.34%。其中铁路和水路运输量37.45万台(铁路9.15万台,水路28.30万台),比2015提高74.99%,铁路及水路运输占比由8.2%提升至12%。
分业务看:公司乘用车业务运输收入38.09亿元,同比增长27.82%,占比88.66%;商用车运输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10.86%,占比6.02%;整车仓储收入0.95亿元,同比增长28.21%,占比2.21%;零部件物流收入0.99亿元,同比减少5.24%,占比2.31%。
2.运量增速超越汽车行业销售增速,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1)运输量增速超过汽车行业销售增速。2016年全国汽车销量2802.8万辆,同比增长13.7%,公司报告期内完成整车运输308.32万台,同比增长21.34%,超过汽车行业销售增速。
2)乘用车运输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16年全国乘用车销量2438万辆,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行业。而乘用车运输为公司最核心业务,收入占比89%,依据2015年公司乘用车运量占比96.84%测算,2016年公司乘用车运量市场份额为12.24%,较2015年的12.05%有所提升。
3.公路治超背景下,公司优势尽显2016年“921公路治超”背景下,全行业运力紧张,商品车挤压,公司优势尽显,包括网络支撑与调配能力以及多式联运的先发运营,使得四季度单月发运量同比连创新高。
1)四季度单季业绩大幅增长,单季实现营收16.91亿,同比增长66.49%,归属净利润1.34亿,同比增长56.70%。收入占比39%,利润占比37%。公司前三季度利润增速仅为3.55%。
2)公司成功转移部分成本压力到价格。由于政策突发,短期内运力供需失衡,公司乘用车业务不同线路和品牌的运输成本价格较前三季度上浮9.9%至59.07%不等,但公司成功转移部分到价格,运价较前三季度上浮13%-55%不等,体现了公司一定的议价能力。但整体仍造成2016年乘用车运输毛利率较下降2个百分点。但我们分析认为,主要由于政策的突发,市场预期不足导致,随着充分认知以及应对,可以通过更多采用多式联运方式调配运力来进一步环节成本上升压力。
4.公路治超带来行业变革,多式联运或享先发优势1)公路治超带来行业变革。未来公路干线运输成本会进一步提升,公路运输里程将缩短,而长距离运输中铁路、水路将从运输方式的补充部分逐步变成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运输更趋向于干线运输(铁路/水运)+支线分拨(公路)的形式。
2)布局多式联运,抢占市场先机多式联运是交通部力推的项目,有助于降低综合物流成本。长久物流较早布局,已经拥有水路运输网(6大水运基地,合资公司有两艘海船),也将进一步加大江船和海船的投入;积极通过全资子公司长久集运和合资公司中世国际探索铁路集装箱运输模式、扩大滚装船运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仓储基地和中转基地布局,建立多个多式联运节点中心库。
5.持续挖潜,布局相关多元化。
1)挖潜汽车零部件物流:内部培育与外部并购相结合零部件物流会成为未来汽车物流领域新的增长点。公司进入该市场较晚,收入占比仅2.31%。公司将通过内部培育和外部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拓展零部件物流业务,加大零部件物流的开发力度。
2)挖潜承运商:打造供应链金融平台。
作为平台型公司,过去主要围绕汽车制造企业服务,但未来可继续挖潜与公司紧密合作的承运商。新政策的出台,汽车物流企业普遍存在换车需求,大量的需求将导致汽车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公司也将大力打造供应链金融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保理、融资租赁等金融形式。
我们观察行业内一些专门从事为车队提供配套的集采服务、运营支持和金融服务的公司。集采产品包括成品油、路桥卡(ETC)、润滑油、轮胎等,甚至包括车辆的整体更新,一方面为车队经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金融服务解决车队短期资金压力带来的问题,因此公司在汽车物流供应链金融方面大有可为。
6.投资建议: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作为第三方汽车物流龙头,一看市场份额提升,二看多式联运卡位优势,三看积极挖潜相关多元化布局。预计2017~2019年,长久物流实现归属净利分别为4.41、5.52、6.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0、1.38及1.73元,对应PE分别为34.2X、27.3X、21.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客户汽车销量不达预期、零部件业务开展不达预期。